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近代中国“道”的转化
  • [摘要]  近代“西学”在士人心目中的确立,使中国传统的“道”被时空化。从以前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即“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在此三阶段中,“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的大方向,缩小为中西学区分下的区域成分,并有“过时”之嫌,后再重新上升为“世界”通行的模式,然其内涵已面目全非。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向,是近代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非常值得梳理。
  • 罗志田
  • 全文[ PDF 2027.0 MB ] 2014.6(36):0-0  共有 6911 人次浏览
  • 青柳笃恒:一个被湮没的袁世凯的高等间谍
  • [摘要]  现藏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多件青柳笃恒致总统府秘书曾彝进的密函,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曾为袁世凯顾问有贺长雄助理的早稻田大学教授青柳笃恒,实际上是袁在1913—1914年间重金收买的密探。其最初的任务是破坏革命党和日本财界的联系,旋因“二次革命”失败后大批党人流亡日本,其主要活动变为刺探流亡党人行踪,破坏其反袁活动,同时搜集日本朝野与革命党的关系及对袁态度等方面的情报,并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在日本进行有利于袁的宣传。青柳搜集的情报有不少受到袁的重视。透过青柳的活动,可以看出袁对流亡党人的行踪甚为了解,对于改变其在日本朝野的负面形象极为注意。同时亦可看出,“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内部分裂加剧,争权斗争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 尚小明
  • 全文[ PDF 2002.0 MB ] 2014.6(36):0-0  共有 5375 人次浏览
  • 蒋介石与政学系
  • [摘要]  政学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成员结构始终众说纷纭;而人们对政学系的诸多观察,更多的是源于其政治对手的言说。因此,考察其组织轮廓,往往需要勾勒出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人物谱系。政学系初期,党内各派因反对杨永泰个人,而将其周围的一群朋友冠以“政学系”之名。如果说此时的杨永泰还有伐异之举,稍符派系之说,后期则无人能担此任。杨永泰死前10个月形成的中央政府新内阁,是所谓政学系的成熟期。他们的核心人物是黄郛,大都是有欧美留学背景的教育、金融界专业人士,有一定的治国能力,与杨永泰并无多少交集。由于这批行政官僚无派无系、位居高位且由学而仕,符合政学系的人物描述,故旁人多以政学系视之,而这些人也多因同声相求,愿与其他被视作政学系之人相往来,两种过程,交错为用,共成政学系之名。政学系不仅满足了蒋介石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改变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权力结构。
  • 金以林
  • 全文[ PDF 1998.0 MB ] 2014.6(36):0-0  共有 5808 人次浏览
  • 试论吴国桢案与孙立人案前后蒋介石之心路
  • [摘要]  国民党撤退台湾之际,为取悦美国,蒋介石重用吴国桢、孙立人,但对其缺乏充分信任。1953—1955年,美台关系在形式上更为稳固,而蒋美之间的某些矛盾在暗中发酵。在台湾政治经济基础初定之下,蒋对美援患得患失心态渐有改变,亦不愿对吴、孙继续容忍下去。吴与孙的失势意味着威权体制的强化,同时也是美蒋矛盾的体现,是蒋介石对美国底线的试探。台美并非单方面的需要关系,美国不能放弃台湾。在这场博弈中,尽管蒋最终成为胜者,但两案毕竟关涉重大,此间,蒋曾经历艰难心路。
  • 冯琳
  • 全文[ PDF 2023.0 MB ] 2014.6(36):0-0  共有 4745 人次浏览
  • “代表全国”:20世纪上半叶的国语标准论争
  • [摘要]  国语标准的确立曾在20世纪上半叶激起广泛论争,其实质是如何塑造一个既能凝聚国人普遍认同又满足各种群体平等诉求的一体性文化,焦点则是何种语言能够“代表全国”,以及谁有权力确定这个资格。论战交杂了不同地域、阶级意识的冲突,寄托了不同政治群体各异的“国家”理想。他们提出的具体方案其实相差不大,但微小的差异却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各派立场也因而互不相容。
  • 王东杰
  • 全文[ PDF 2086.0 MB ] 2014.6(36):0-0  共有 4167 人次浏览
  • 1858—1911年珠三角地区鸦片走私与缉私
  •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和香港、澳门这两个自由港的存在,为晚清时期鸦片走私进入内地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围绕着鸦片这棵巨大的摇钱树,走私与缉私成为了各方较量的一个竞技场。中外走私商利用港澳的特殊环境与外国领事裁判权,同香港政府、广东腐败官员相互勾结,组织起庞大的走私网络并配以先进武器,进行猖獗的走私活动以牟取暴利。为打击鸦片走私,海关和广东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加强缉私船武器配备、建立沿岸警戒线、雇佣线工、实行奖惩等措施来抑制走私,虽收到一定成效,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时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走私问题。到1887年开始实行鸦片税厘并征政策,设立拱北关和九龙关,从而将华船也置于严密掌控之下,使鸦片走私活动受到进一步打击,但鸦片走私并未因此销声匿迹。
  • 马光
  • 全文[ PDF 2084.0 MB ] 2014.6(36):0-0  共有 5053 人次浏览
  • 1926年《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探析
  • [摘要]  1926年1月4日,《京报副刊》在新年第一期头版刊登了主编孙伏园向读者征求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倡议书。该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55天,投票者达791人。投票结果显示,冯玉祥、李烈钧等新兴军阀得票高于段祺瑞、张作霖等旧式军阀,反映出北伐前夕民众对北洋军阀内部力量消长的认知变化。在评选出的前10位“柱石”中,国民党员或亲国民党人士占了7位,揭示了国民党的重新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时人的普遍好感。王宠惠、王正廷、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入选,说明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表现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该民意测验结果还反映了科学救国、国语运动、汉字改革的社会思潮在知识界的影响。
  • 项旋
  • 全文[ PDF 1946.0 MB ] 2014.6(36):0-0  共有 4635 人次浏览
  • 抗战时期“新知识分子”与中共军队干部
  • [摘要]  抗战初期投奔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发到军队中充任政工干部,正好迎合了中共扩军对政工干部的大量需求,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宏大话语所能充分解释。“新知识分子”加入后,受工作能力、经验资历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只能从事基层政治工作,这导致了新知识分子干部与工农老干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触发了整风在军队基层的开展。中共一方面无法完全摆脱阶级话语的窠臼,仍在严肃地批评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另一方面也无法全面贯彻阶级话语的原则,更多是根据现实需要在这两类干部中寻求平衡和进行调解。阶级话语在此一时期隐而不彰,不在中共干部任用中起决定作用,这是与具体实践互动的结果,也符合中共自身“知识化”、“技术化”的需要。
  • 谢敏
  • 全文[ PDF 1947.0 MB ] 2014.6(36):0-0  共有 5566 人次浏览
  • 《张荫桓日记》订正一则
  • [摘要]  任青、马忠文整理的《张荫桓日记》为学界所称誉,然而其甲午年七月份的日记存在疑点,当是七、八两月日记的合成。由于判断失误,整理者将部分内容当成七月的内容并错误改动干支,这一点应当予以订正。
  • 张松智
  • 全文[ PDF 1915.0 MB ] 2014.6(36):0-0  共有 4789 人次浏览
 1